星期二, 3月 31, 2009

開放空間辦公室步向失敗

  在好萊塢的科幻鉅片中,經常可以見到描述未來科技化、金屬色澤、開放無隔間的辦公空間,例如「關鍵報告」、「MIB星際戰警2」等電影。也正是這些電影的影響,2002年辦公家具設計廠商Vitra提出「推倒隔間牆」的概念時,兩年一度的德國科隆國際辦公家具展(Orgatec)的會場處處可見開放空間辦公室設計的辦公家具,使得當年的辦公室設計瀰漫著一股開放空間無限可能的氣氛。

  但是經過四年的市場考驗,如今Vitra坦承當年對於這種超現代化的未來設計太過樂觀。被知名企管書籍「呆伯特法則」形容成「豬圈一般」的辦公室隔間牆如今又重獲重視。

  開放空間的確能增加辦公室的視野,同時讓管理者方便了解辦公室目前的活動。但這種設計卻忽略了人性化的個人需求,也就是隱私。事實證明,在辦公室完全透明開放的環境下,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產能將會降低。Vitra也因此把原本設在瑞士,用來當作範本的開放辦公室重新改裝成有隔間牆的傳統辦公室。

  雖然員工都是團體中的一份子,但大部分時候仍然需要不被打擾、能集中精神或放鬆心情的環境,甚至是能夠單獨談話的場所。在辦公室中,難免會有同事走動、接聽電話、彼此溝通等情況,如果辦公室開放無隔間,往往會影響到需要專注工作的同事。

  此外,站在人性化的角度來想,有些人習慣於有個能貼便條紙的地方,有些人則喜歡在桌面上放些小盆栽等個人物品,專家也證明讓個人感到自在愉悅的環境有助於工作效率。完全開放的設計讓「個人化」的辦公家具變得不可能。

  今年的德國科隆國際辦公家具展不再出現這種開放設計的辦公室了,全球40個國家678個品牌不約而同的將辦公室的設計趨向於更人性化、個人化,強調在辦公空間的自在舒適以及個人隱私。工作時覺得自在,效率自然也會更好。畢竟沒有人喜歡在冰冷壓迫的環境下做事。

原文發表於華文企管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