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15, 2005

颶風肆虐,動搖美國經濟

  這次卡崔娜颶風(Katrina)對美國南部各州造成相當大的傷害,素有爵士之都美譽的紐奧良市也被迫棄城。除了直接的生命財產損失之外,紐奧良全城淹水的所造成的破壞恐怕需要耗費數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風災對經濟的影響跟衝擊已經逐漸浮現。

  就整體經濟來看,路易西安那州、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等受創地區佔美國國內生產毛額的3%左右。外資券商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表示,除了需要重建的紐奧良之外,其他地區應該可以在三週之後恢復大部分的運作,若是三週之內這3%的GDP下降50%,那麼當季全美GDP成長將會減少1.4%。因此就整體經濟成長層面來看,短期是有影響,但衝擊可能會因為災區重建所產生的建設需求而抵銷。

  不過,那是僅就整體經濟成長率來看。由於受災地區地位特殊,是美國地區主要的農產品以及工業進出港口所在,佔美國航運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停止營運這麼長一段時間勢必造成很大影響。尤其紐奧良市是全美第一大港,同時也是主要的原油進口港以及精鍊廠所在,此地所精鍊的石油產品大約是全美總量的14%,因此勢必衝擊美國能源市場。目前國際原油價格迭創新高,各國都有通貨膨脹的壓力。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這一年來接連調升利率,以抑制通貨膨脹壓力的政策,可能會因此停止。對於好不容易有回溫的美國經濟來說,可說是一大打擊。

  對於企業來說,原物料和製成品進出口也受到影響。目前部分海運已經轉由鄰近的休士頓和紐澤西等港口進出,但能協助消化的量畢竟還是有限。況且這樣一來,原先的物流動線會大大的變更,造成物流成本的負擔。此外,目前預估保險業者可能會支付至少250億美元的理賠金,一般均認為這會讓全球保險費率調升,增加全球企業營運成本。

  天災難以預測,事前的防範和事後的緊急應變措施一樣重要。對於政府來說,攸關生命財產安全的基礎建設應該比造橋鋪路等經濟開發建設還要重要;對於企業來說,無論生產設備、物流管理、貨品儲存或是資料備份,都一定要在平日就有緊急應變方案,並且定時測試可行性,以便在緊急危難發生時能夠迅速反應,恢復正常營運。台灣也是颱風肆虐的地區,這次卡崔娜颶風的災害或許可以給我們一個警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