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06, 2007

利潤驟降,英特爾裁員

文/張景翔

  電腦晶片業巨頭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日前宣佈,將裁員10,500人,約佔其員工總數的10%,以期能節省成本。

  市場上一直瀰漫著期待英特爾削減成本的氣氛。英特爾利潤下降主要還是和市場上的競爭有關。英特爾和美商超微(AMD)的激烈競爭從1990年代開始就從不間斷,其間雖有其他廠商陸續投入電腦CPU晶片市場,但在功能、創新的速度等方面及不上這兩家公司,因此紛紛退出市場。英特爾仍在市場上有著領先的市佔率,不過這三年來在桌上型電腦的市場上卻受到AMD的嚴酷挑戰,市佔率逐年下滑。

  即使在桌上型市場的佔有率下降,但在伺服器和筆記型電腦的市場上,英特爾仍然佔有明顯的優勢。為何利潤還是逐年下降?主要是因為英特爾所發起的價格戰所致。美商超微進入市場時間比英特爾晚,因此主要是採「效能相近的CPU,定價比英特爾便宜兩成」的價格策略。原本因為英特爾技術領先,在晶片組的耗電量和散熱方面比美商超微來的好,因此無懼於超微的價格策略。

  但這三年來超微的技術有了很大的創新,CPU的耗電量和散熱有著顯著的進步,英特爾的優勢不再,市佔率逐漸下滑。因此英特爾發動價格戰,每季都會推出新一代產品,並將原有產品做一次大降價的動作,逼的對手不得不跟著快速研發、壓低價格以維持競爭力。雙方的利潤因此大幅下降。

  原本英特爾的如意算盤是,如果超微維持「低兩成」的價格策略,那麼價格戰將使超微的產品價格低過成本價,超微勢必調整價格策略,英特爾就有機會扳回一成。但沒想到超微有效的維持了低成本和高產品良率,過了三年仍然屹立不搖。反倒是持續擴張的英特爾自己陷入了成本魔咒,今年第二季的財務報表顯示單季的淨利潤下降了57%。

  檢討公司的人力結構後,英特爾發現管理階層經理人數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員工總數的增長速度,這將會降低公司的決策速度,因此決定在第三季前先裁減 1,000個管理職位。另外,英特爾還有一些不賺錢的子公司,例如在網路泡沫時期收購的通訊公司和晶片公司。從今年四月開始,英特爾陸續出售這些子公司或是裁員,預計這項行動將會持續到2007年。

  雖然今年裁員的遣散費成本將高達2億美元,不過預計到明年將因此節省30億美元。市場上也認為這項裁員節省成本行動可以健全英特爾的成本和人力結構,同時也意味著英特爾對代工的依賴度將可能增加。

原文發表於華文企管網,2006-09-12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