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7月 06, 2005

過度擴張?旭曜驚傳跳票

  台灣第三大電腦連鎖賣場旭曜電通日前驚傳跳票,震撼資訊通路市場。旭曜電通成立雖然才三年多,不過由於主要股東包括威盛電子、大眾集團和中華開發等,加上陸續併購T-Zone、有樂、U2、亞聞、億通等等門市通路商,使得旭曜全省門市達到70家,短短兩年不到就成為第三大電腦連鎖體系,在資訊通路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不過隨著通路商的競爭白熱化,為了拼業績,廠商大量進貨,卻又為了清庫存而大量促銷,低價競爭的結果造成資訊市場的微利化,旭曜也因此出現現金流量短絀的現象。去年九月起旭曜就開始透過規模緊縮、人員縮編的方式因應,將店面數縮到目前29家店左右,以節省成本。但去年下半年陸續發生博達、皇統、明樣跳票事件,銀行開始緊縮通路商的信用額度,也讓供應商供貨趨於保守,通路業者現金流開始吃緊。今年一月份旭曜營業額就衰退到1.3億元,現金嚴重短缺,造成這次跳票事件。

  旭曜成立之後主要策略就是透過合併以及購併,快速擴張市場佔有率以及店面規模。快速擴張或許顯示了企業旺盛的企圖心及對獲利的樂觀期待,不過,欲速則不達,如麥當勞(McDonald's)的例子。2002年之前,麥當勞在世界各地拓展分店的速度最快時高達每三小時一家,但過度擴張的結果,造成2002年第四季出現首次季虧損,金額高達三億四千多萬美元,麥當勞也因此被迫關閉全球一百九十家分店。

  台灣近幾年來資訊家電市場規模大致維持在每年2,000億元到2,500億元左右,在市場規模沒有進一步成長之前,通路店面若是不斷增加,將會造成彼此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一旦打起價格戰,微利化的情況也將越來越嚴重。快速展店或許是短期內擴大經濟規模或是防堵競爭對手進入市場的有效手段,不過卻很容易造成商圈的高重疊性,讓獲利下降。 通路商的競爭以及獲利基礎,在於管理能力、經濟規模以及存貨控管,這些必須依靠人才,好的人才則必須有賴制度培育。如果只是一味的快速擴張搶經濟規模,沒有深入思考到底目標客戶群是誰、目標市場的經濟發展程度是否成熟、目標市場的競爭態勢及企業本身資源是否能應付展店需求,終究會形成經營上的漏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