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9月 06, 2006

景氣差?瑞航機師集體跳槽華航

  隨著油價的高漲、保險費率的調升以及全球激烈的競爭,航空業者的版圖變化越來越激烈了。不久前美國西北航空和達美航空才傳出破產的消息,不過經營困難的不只這兩家航空公司,部分歐洲航空公司也有裁減機隊的計畫。根據瑞士媒體報導,瑞士航空約50多名飛行員將集體出走,跳槽到中華航空。

  瑞士國際航空(Swiss International Airlines)在重整前稱為Swiss Air,十字航空公司(Cross Air)為其購併之後的子公司,由於營運虧損,因此計畫將解散子公司十字航空的SAAB-2000機隊。而隨著機隊的解散,飛行員也勢必面臨裁減的命運,瑞士航空也開始為飛行員尋求出路。由於亞洲航空市場蓬勃發展,因此歐洲飛行員開始將眼光放到亞洲的航空公司。

  根據瑞士媒體報導,瑞士航空可能已經與華航達成協議,華航將接手50餘名的飛行員。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Etihad Airways也有可能聘用10餘位瑞航機師。不過到目前為止華航並沒有公佈相關訊息,例如招募條件、是否將近60名機師的缺額均由瑞士航空補齊等等。

  由全球航空市場來看,歐美地區近幾年來由於成本高漲,競爭激烈,營運狀況大不如前。反觀亞洲地區由於經濟發展情況還算不錯,尤其大陸地區航運需求近幾年大為增加,對有經驗的飛行員的需求越來越高。訓練飛行員需要相當的時間與金錢,加上中國民航局不久前修改規章,允許雇用外籍機師,因此直接由其他航空公司挖角便成了現成的解決方案。不久前復興航空六位A320的飛行員才被大陸四川鷹聯航空高薪挖角,大陸奧凱航空也由瑞士挖來了首位女性機師,便是明顯的例子。

  隨著大陸開放航空公司民營,觀察近兩年引進新飛機的速度,預估幾年內中國大陸仍需要至少6,000名以上的機師,因此飛行員市場需求仍大,恐怕搶人大作戰才剛剛開始。

  人力資源的選訓留用是企業穩定經營的基石,但也往往是最困難的部分,尤其像是飛行員、飛機技師等等這種需要專業技術的人才更是難求。既使招募進來,訓練也需要相當的時間,如果訓練完畢且有飛行經驗,又怕遇到挖角事件把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人才挖走。企業應該思考永續經營的方針,創造良好工作環境,建立培訓升遷制度,以及公平的獎懲機制,才能有效留住人才,對抗競爭對手的挖角行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