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9月 12, 2006

台灣品牌打入北美液晶電視市場

  隨著液晶面版技術的進步,大尺寸液晶電視已經越來越熱門,銷售熱潮持續昇溫。在美國政府全力推動電視數位化的政策下,北美市場可說是目前的兵家必爭之地。根據DisplaySearch的市場調查,去年第四季北美液晶電視市場多為日韓家電廠商的天下,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廠商也正在快速竄起,歌林的Olevia品牌已經打入第八強。

  根據這項調查報告顯示,排名前五名的廠商分別是日商夏普(Sharp)、日商新力(Sony),荷商飛利普(Philips)、日商松下(Panasonic)、韓商三星(Samsung),這五家廠商就已經佔有約五成的美國液晶電視市場。而排名第六到第十名的廠商則約佔有25%的市場,分別是美國西屋(Westinghouse)、韓國樂金(LG)、台灣歌林(Olevia)、日本日立(Hitachi)以及日本東芝(Toshiba)。台灣廠商瑞軒的Vizio品牌和聲寶的Maxent品牌也分佔第十一名和第十二名。

  這樣的市場排名也顯示了新的產品的確是會造就新品牌的竄起機會。在不同的產品線中,消費者心目中會有不一樣的理想品牌,而新的產品正是小廠商在品牌印象建立之前打入市場的大好機會。歌林的Olevia品牌能夠在美國市場佔有5%的市佔率、擊敗傳統家電大廠Hitachi、Toshiba,正是最好的例子。而瑞軒的Vizio和聲寶的Maxent其實也擠下了三洋(Sanyo)和傑偉士(JVC),顯示台灣廠商的確有進軍全球市場的潛力。

  美聯社日前以專文分析小品牌竄起的趨勢,就特別分析了歌林和瑞軒的案例。歌林的Olevia品牌是從網路開始銷售的,主要策略除了以低於知名大廠品牌售價約二到三成的低價促銷之外,藉由網路消費者的網路評價、網路媒體的分析評比報告、以及比價網站的連結,逐漸建立起消費者的口碑,讓消費者慢慢認識Olevia這個品牌並且認同歌林的品質。之後在適當的時機將銷售通路拓展到零售通路上,有效的搶佔市場。

  而瑞軒的Vizio品牌則是利用連鎖賣場Costco以及Sam`s Club,以低價促銷的方式成功的在兩大通路商的DM和特賣活動中持續亮相,吸引消費者的注意。Vizio品牌採取同時推出電漿電視和液晶電視產品的策略,在電漿電視市場中也選擇避開競爭最激烈的42吋以及46吋規格,直接切入50吋規格,成功的在一線大廠的夾殺中脫穎而出,也有效的利用這優勢拉抬液晶電視的銷售。根據cnet所做的去年聖誕節十大熱門商品調查,前五名熱門商品分別為XBox 360、蘋果的ipod、vizio 50吋電漿電視、Sony PSP、Tivo series2 數位機上盒,顯見Vizio以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成功建立品牌和產品形象。如果將電漿電視和液晶電視市場合計,瑞軒Vizio已經可以站上美國市場第八名的位置。

  歌林、瑞軒和聲寶目前的通路策略還僅僅是採選擇性通路,如果今年能夠成功拓展銷售點,採密集式通路策略,有機會能更進一步提高市場佔有率,進而進軍歐洲市場。在世界製造工廠大陸的競爭之下,台灣廠商必須走出代工的路,在低價策略之外還要能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在全球市場中立足。

原文發表於華文企管網 2006-03-09

沒有留言: